申請暫緩利得稅的緩繳

申請暫緩利得稅的緩繳

凡納稅人就某個課稅年度繳付利得稅,便有責任繳付暫繳利得稅。暫繳利得稅是參照對上一個課稅年度的應評稅利潤而徵收的,該應評稅利潤也須先將該課稅年度可供抵銷的虧損額抵銷。繳付暫繳利得稅的通知書會向有法律責任繳付暫繳利得稅的人發出或包括在利得稅評稅通知書內。 已繳付的暫繳稅會於暫繳的課稅年度正式評定應評稅利潤時用以先抵銷應繳的利得稅稅額,如有多出的暫繳稅,會用以抵銷再下一個課稅年度須繳付的暫繳利得稅,再有多出的暫繳餘款便會全數退還給繳付暫繳稅的納稅人。 以上資料 僅供參考 如有疑問 我們歡迎閣下的稅務查詢

租約頂手費要納稅?

租約頂手費要納稅?

納稅人經營出租或買賣物業可能會因舊租客轉讓未終止的租約給新租客,而租客付給納稅人一筆過頂手費。該租約頂手費其實是營運性質的,須要課利得稅。不過,根據會計準則,頂手費須按租約的年期攤分入帳,因而相應地課繳利得稅。   另一方面,納稅人收到的頂手費,亦會根據物業稅稅例評稅,但規定該筆頂手費最多只能攤分36個月。若果頂手費真的雙重評利得稅和物業稅,納稅人可申請把已繳付的物業稅用作抵銷因頂手費已課利得稅而已繳付的稅項。如果物業稅未能完全抵銷利得稅稅款,稅務局會把多付的物業稅退還給納稅人。   例子: 舊租客轉讓未終止的租約給新租客,A公司作為業主收取一筆過頂手費$600,000,租期為4年。該頂手費會根據一般會計準則,把頂手費按租期時段平均攤分48個月,因此,每個年度頂手費收入應課利得稅便是$150,000,多出的頂手費收入部分所計出的附加利得稅(假設A的4個年度利潤都是低於$2,000,000並以稅率@8.25%計算而4個年度先前亦已獲寬減)是=$150,000*8.25%=$12,375。4個年度一共須要繳付利得稅為$12,375*4=$49,500。   A公司所收取的頂手費$600,000同時亦會課繳物業稅,但稅例規定在物業稅下,該頂手費只能攤分36個月評稅,因此每個年度頂手費收入應課物業稅便是$200,000,而多出頂手費收入部分所計出的附加物業稅便是$200,000*80%*15%=$24,000,3個年度一共須要繳付物業稅$24,000*3=$72,000,A公司已經付清物業稅。由於頭3個年度所計出每年的利得稅$12,375比物業稅$24,000少了$11,625,A公司頭3年可申請把物業稅抵銷利得稅,這樣每年便可獲得退回物業稅$24,000-$12,375=$11,625。至於A在第4個年度就不需繳交物業稅,只是須要繳付利得稅$12,375可以了。   以上資料 僅供參考 如有疑問 我們歡迎閣下的稅務查詢

僱員保險代理人收取預付款項須否納薪俸稅?

僱員保險代理人收取預付款項須否納薪俸稅?

 除了受僱期間的薪酬和佣金,保險公司亦有機會預付保險代理人一筆款項,誘使他簽定僱傭合約及繼續在將來為其公司提供服務。他們會協議如果代理人在未滿受僱期限離職,代理人須按比例退還部分當初的預付款項。  以上所提到的預付款項是: 受僱工作的入息 與代理人的職務有關 為未來所提供的服務預支的薪酬 所以須全數課繳薪俸稅。  至於代理人後期退還的部分預付款項,由於該退還款額不是完全、純粹及必須為產生應評稅入息而招致的支出,所以不會獲扣除。不過,稅務局可能會考慮修訂薪俸稅評稅以反映有關退還部分的金額。  以上資料 僅供參考 如有疑問 我們歡迎閣下的稅務查詢

自僱保險代理人收取預付款項繳納利得稅?

自僱保險代理人收取預付款項繳納利得稅?

除了一般的佣金、花紅、酬金等…保險代理人可能會從保險公司收取預付款項,例如最初的簽名費、加盟獎金或簽約花紅,他會與保險公司協議該款項抵消某段時間所賺取的佣金,及如果代理人未能在有關期限或服務期留任,就須退還公司部分或全部預付款項。這筆款項完全沒有欠債性質的,是營業收入,須於獲得該款項的年度課繳付利得稅。  若代理人最終未能留任而須提早終止合約不再提供服務,他向保險公司退還的預付款項是可於退還的年度獲得扣除。他須提供文件證明退還款項的確實課稅年度以支持申索扣除。如果代理人過了會計年度才退還預付款項,則曾於該會計年度損益表作出的撥備,可於預留資金的年度扣除。  以上資料 僅供參考 如有疑問 我們歡迎閣下的稅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