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應聘請會計師還是外判會計服務?利弊全面比較

Current image: 中小企業應聘請會計師還是外判會計服務?利弊全面比較

中小企業(SME)的會計管理仍然需要準備會計報告以反映財務狀況。可惜許多香港中小企面對資源有限、人手緊張的情況,會計部門成為一大挑戰,難以聘請合適全職會計師,而且聘請全職會計師的成本相當高。連同培訓及福利支出,據稱每年內部會計的人力成本可能超過20萬港元。現時愈來愈多公司開始考慮會計外包,以減省成本及提升效率。事實上,外判會計服務以其高性價比和靈活性正日益受到中小企業青睞。究竟應該聘請全職會計師還是選擇外判會計服務?下面我們將比較兩者的好處與壞處,為你分析這兩種香港會計服務選擇的利弊。

聘請全職會計師的好處與壞處

聘請全職會計師的好處

1.即時溝通與協調

全職會計師身處公司內部,可以隨時參與日常財務工作,與其他部門直接溝通,快速解決帳務問題,反應更靈敏。企業在處理新的交易或緊急財務事項時,可以立即找到內部會計師協助,而無需經過外部聯繫的等待過程。

2.深入了解業務

內部會計人員對公司業務的了解會隨著時間積累。他們熟悉公司的運營模式和財務歷史,能提供更貼合企業實況的財務建議。這種對業務的洞察有助於財務決策更精準,亦方便在與管理層討論時提供有根據的意見。

3.資料保密性高

財務數據屬於敏感的商業機密,若交由公司內部員工處理,資料外洩風險相對較低。公司不必將詳細的財務資料發送給外部單位,減少了在傳輸過程中被截取或泄露的可能性。特別是對未上市的中小企業而言,內部處理財務可更好地保障帳目機密。

4.培養內部財務管理能力

聘請全職會計師意味著公司內部擁有專門的財務人才,長遠而言可以建立起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當企業規模擴大時,這名會計師還可以參與更深層次的財務規劃,如預算制定、財務分析和戰略支援,成為團隊的一員並對企業文化有認同感。

聘請全職會計師的壞處

1.招聘困難

中小企業往往難以找到合適的專業會計人才來填補崗位。香港市場會計人員需求大,合資格的人選較為緊缺。即使刊登招聘廣告,成功物色並聘請到勝任的會計師並非易事。

2.成本高昂

全職會計師的薪酬支出對中小企業來說是沉重負擔。一名具2年經驗的會計職員月薪約為HK$18,000–20,000,以此推算每年人力成本超過20萬港元。此外,公司還須承擔強積金、年假、醫療等僱傭福利以及培訓成本。相較之下,如此投入未必能為企業帶來相等的產出與價值。

3.人員流失風險

如果內部會計人員離職,企業將面臨繁瑣的交接工作。新的接手者在短時間內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前任留下的帳目,容易造成財務記錄的混亂。對中小企業而言,頻繁的人員更替會影響帳務連續性,甚至影響報稅申報的時效。

4.專業覆蓋範圍有限

小型企業通常僱用的會計人員只需應付基本簿記和日常入帳工作即可。然而單一人員的技能範圍有限,可能缺乏更深入的財務分析能力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相反,如果要聘請具備高階財務分析能力的人才,往往成本更高,中小企未必負擔得起。

5.適應業務需時間

新聘請的會計師需要時間熟悉公司的業務模式、現金流狀況和各項財務流程。在此磨合期間,公司財務工作效率可能受到影響。尤其對初創或快速成長的企業而言,等待新人上手所耗費的時間成本不可忽視。

外判會計服務的好處與壞處

外判會計服務的好處

1.成本效益高

將會計工作外判可顯著節省公司開支。與支付全職會計師逾20萬港元年薪相比,中小企業透過外判服務每年可能只需付出約HK$8,000–15,000即可獲得專業支援。專業會計服務公司的收費通常按工作量計算,企業按需付費,不必長期負擔固定薪酬,對初創企業尤其有利。

2.專業性與合規保障

外判服務由持有專業資格及豐富經驗的會計團隊提供,他們熟悉各行各業的財務操作和香港的會計準則與稅務法規。中小企藉此可直接獲得高水準的專業支持,確保帳目處理符合法規且準確無誤,降低因會計錯誤而被罰款的風險。相比之下,單靠一位月薪兩萬的內部會計人員,往往難以達到相同的專業效果。

3.專注核心業務

透過外判會計,管理層毋須將寶貴時間消耗在繁瑣的記帳、報稅等事務上,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客戶拓展、產品開發等核心工作上。許多創業者初期親自處理會計,但隨著業務增長發現財務事務愈加耗時,最終選擇借助外判來減輕負擔。由專業團隊處理財務,可提升整體運營效率,讓你更專心推動業務發展。

4.靈活彈性

外判會計服務可以隨著企業需求進行調整。當公司業務擴張、交易量增加時,服務商能夠增加人手或擴大服務範圍以配合需求;若業務放緩,則可相應縮減服務規模,避免不必要的開支。企業也可以根據服務表現靈活更換會計服務供應商,確保獲得最適合的服務。這種彈性是固定人手的內部團隊難以實現的。

5.免除人手管理困擾

採用外判意味著無需管理額外的內部員工,不必處理招聘、培訓、請假等人事問題。即使個別服務人員離職,會計服務公司會有其他專業人士接手工作,企業不用擔心因單一員工變動而中斷帳務處理。對中小企而言,這保證了財務工作的連續性,降低了因人手變動帶來的風險。

外判會計服務的壞處

1.資料安全與保密風險

將財務數據交由外部服務商處理時,資料外洩的風險難以完全避免。企業在傳送財務資料給會計服務公司時,可能面臨資訊被截取或盜取的風險。此外,如果採用傳統紙本單據交接,還可能遇到文件遺失或損毀的情況。雖然有信譽的會計公司通常會嚴格保密,但對中小企業而言,將賬目外判始終比在內部處理多了一重安全隱憂。

2.溝通與協調成本

外判並非完全不需要投入時間精力。企業每天仍會有新的交易需要記錄,必須持續地與外判會計人員溝通、提供單據和資訊。這個交接過程可能比預期更耗時,特別是當帳目較為繁雜時,需要反覆對接核對。此外,為保障敏感資料,企業內部可能還需經過多重審批程序才能將資料提供給外部,無形中增加了時間成本。因此,外判雖省去了直接做帳的工作量,但並非完全「零人力」投入。

3.控制權較低

交由第三方處理財務意味著企業對帳務處理的即時掌控下降。若外判服務商的工作進度或品質未如理想,企業不能像管理內部員工那樣直接介入調整,只能透過合約關係要求改進。部分中小企可能會擔心外部人員對公司行業特性的了解不及內部員工,導致財務處理缺乏針對性。此外,一旦服務供應商表現不佳,企業需要花時間更換供應商,在過渡時期財務工作可能受到影響。

4.隱藏成本

雖然外判表面上成本較低,但如果企業成長導致交易數量大幅增加,外判費用也會水漲船高。服務合約之外的額外請求(例如額外的報表分析或額外的諮詢服務)可能需要另行付費。長期來看,當企業規模到達一定程度,外判的費用總額可能接近甚至超過聘請內部會計師。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繼續外判是否划算。

全職會計師 vs 外判會計服務:差異對比

比較維度聘請全職會計師外判會計服務
人力成本固定支出高。每月薪資約HK$18k–20k(年薪連福利約>HK$200k以上)。需支付員工福利、強積金及培訓等費用。按工作量付費,成本較彈性。小型公司每年費用約HK$8k–15k起。無需支付額外福利,整體成本通常較低。
專業能力取決於個人經驗。如需更專業技能,可能要付更高薪酬或額外培訓。單一人員難包辦所有專業領域。專業團隊服務,持有國際認可資格(如HKICPA)。具備多行業經驗,可提供更全面的專業支援。
工作連續性若員工離職,財務工作可能受阻,需要時間再招聘和交接。服務公司團隊運作,即使人員變動也有他人頂上,帳務處理不中斷。
彈性靈活彈性較低,人手配置固定。如業務突然增長,增加內部人手需要時間招募。業務縮減時仍須負擔固定薪酬。可隨時調整服務範圍。業務繁忙時可要求增加服務,淡季時可減少服務內容,按需付費。能迅速適應業務變化。
控制與溝通管理層可直接督導,溝通即時且面對面。內部職員更了解公司運作,決策執行較為同步。需要透過電話電郵與外部溝通,對方同時服務多個客戶,企業需配合其時間。對公司內部細節的掌握可能不及內部員工。
資料保密財務資料留存在公司內部,外泄風險低。適合高度重視資料機密的企業。財務數據需提供給第三方,存在資料外流風險。需信賴服務商的保安措施和職業操守,並可簽訂保密協議降低風險。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