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服務 / 企業報稅 2023

Mexus 了解香港的稅務 / 報稅法則,憑藉報稅相關的專業知識與經驗,為企業在報稅過程中提供最全面的報稅咨詢與報稅服務,以此取得最大的稅收優惠,減少因報稅而來的負債,並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2023 年,稅務局一如以往將向個人,獨資經營者,合夥企業,業主和有限公司發放納稅申報單/報稅表。

這些個人和公司應在報稅表發出之日起1至3個月內填妥報稅表,以及將所需文件提交給稅務局報稅及評稅。

Mexus 稅務服務包括:

報稅服務 / 企業報稅 2023

無論是個人報稅、自僱人士報稅、企業經營者報稅(獨資/合夥)、業主報稅、有限公司報稅、無限公司報稅等,Mexus 報稅服務公司都能夠向客戶提供最專業的報稅建議,以安排最優質的會計報稅服務。

稅務服務包括:

  • 香港報稅務服務(Tax Planning and Tax Advices.);
  • 企業利得稅報稅、諮詢服務(Corporate Profits Tax Return Consulting Services);
  • 有限公司、無限公司報稅服務(Company Profits Tax Return);
  • 企業報稅稅務代表(Acting as Tax Representative);
  • 個人報稅務籌劃(Tax planning and Advices for Individual Tax);
  • 申請延期報稅、分期繳稅、退稅(Applying for Hold-over of Provisional Tax, Tax Payment by Instalment or Tax Refund);
  • 提出反對估稅 / 評稅(Lodging objection against improper Tax Estimation);
  • 解決報稅爭議等(Handling Tax Litigation)。 

香港稅制簡介

報稅服務 / 企業報稅 2023

如果你每逢稅季都對報稅有滿頭問號,不論是你是僱主、僱員身份,在繳納稅項上可能因報稅稅表而感到困惑,而了解香港的稅制就變得非常重要。

香港的稅收制度在國際間享負盛名,本港採取分類稅制,主要稅項是以下三種:

  • 薪俸稅(Salaries Tax);
  • 利得稅(Profits Tax);
  • 物業稅(Property Tax)。

而某些外國常有聽聞的稅項,在本港並未徵稅,例如遺產稅、增值稅、營業稅、銷售稅、資本增值稅等。

報稅表及編號

報稅表(英文:Income Tax Return)。

為方便納稅人報稅,常見報稅表編號整合為以下幾項:

  • 有限公司報稅表 (BIR51);
  • 合伙企業報稅表 (BIR52);
  • 個人及獨資企業報稅表 (BIR60);
  • 僱主報稅表 (BIR56A;IR56B;IR56E;IR56F)。

稅務局會向個別人士發出(BIR60)表格,亦即是納稅人俗稱的「綠色炸彈」,供納稅人填報及簽署。在該課稅年度中,納稅人須就其薪俸收入、全權物業的租金收入、以及獨資業務的利潤申報入息,以便評稅主任評稅。

報稅 2023 時間表 / 報稅月份

報稅服務 / 企業報稅 2023

參考往年的報稅情況,2022/23 課稅年度的個人報稅表應在 5 月份陸續寄出,一般會於 5月的第一個工作天起發出。

如無意外,2023年的報稅月份、報稅日期會依以下時間進行:

  • 2023 年 5 月起,稅務局寄出報稅表;
  • 6 月、7 月,納稅人將按時把填妥的報稅表交回稅務局;
  • 10 月,稅務局將向納稅人發出交稅通知;
  • 2024 年 1 月,納稅人將繳交第一期稅款;
  • 2024 年 4 月,納稅人將繳交第二期稅款。

另外,所謂「課稅年度」,其實是指每年的 4 月 1 日至明年的 3 月 31 日,為止的 12 個月內,所有實際收入都有機會被徵收薪俸稅。如果納稅人在該課稅年度中的某一天開始工作,就應以該日至明年 3 月 31 日期間的收入申報薪俸稅。

報稅服務 / 企業報稅 2023
  1. 未收到報稅表?

    根據上述報稅時間表與報稅日期,如果納稅人往年需要報稅、而在 5 月後仍然未收到報稅表,你有責任於課稅年度結束後 4 個月內,主動聯絡稅務局查詢,並須重點列出以下資料方便跟進:姓名、香港身分證號碼、通訊地址、日間聯絡電話號碼等。

  2. 2022/23年度有退稅方案?

    《2023年財政預算案》税務措施:
    根據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建議以下措施:
     一次性對2022/23課税年度的利得税、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採取百分之百的稅款寬減,每宗個案以6,000元為上限;
    從2023/24課税年度起提高子女免税額由120,000元增加至130,000元,每名子女在出生年度的免税額一共是260,000元,在其後年度的免税額則為130,000元;
    電訊網絡營辦商就將來投得的無線電頻譜而須繳付的頻譜使用費可獲給予税務扣除;
    提高僱主為其65歲或以上僱員所作自願性強積金供款的税務扣減,由現時的百分之一百增至百分之二百;
    調整從價印花税(第2標準税率)的税階;
    從2023-24年度起在《博彩税條例》(第108章)下向香港賽馬會徵收24億元的「額外足球博彩税」,為期5年,而原有博彩税税率不變。
    一)稅務寬減6,000元
    2022/23課稅年度將一次性寬減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每宗個案上限為6,000元。利得稅以每個業務計算,薪俸稅的上限依個人計算,已婚人士可累計抵稅,未婚人士則以個人計算。如需同時繳納薪俸稅和利得稅,可填報個別人士報稅表的第7部,但不適用於物業稅。

    納稅人無須申請或向稅務局查詢,待有關法例通過後,稅務局便會在評稅時作出寬減。若已發出稅單,稅務局亦會重新評稅,但不適用於暫繳稅,仍須依時繳付。如有餘額,則會退還。

    二)子女免税額增至130,000元
    2023/24課稅年度起,每名子女的基本子女免稅額及額外免稅額將由120,000元增至130,000元。納稅人只需填寫2022/23課稅年度報稅表申請免稅額,税務局會自動計算新的子女免稅額,毋須申請暫繳税款。

    若需要申請暫繳税款,可在孩子出生後以書面提出,並提供孩子出生日期,並於繳税期限前28天或暫繳税繳納通知書發出日期後的14天內提出申請。在填報2023/24課稅年度報稅表時,需重新填寫孩子資料以申索子女免稅額。

    三)從價印花稅稅階調整
    政府亦宣布調整從價印花稅稅階,以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負擔,特別針對中小單位。此外,政府的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辣招」)亦維持不變。

  3. 個人報稅/薪俸稅須知

    根據香港《稅務條例》,因在港受聘而擔任職位、或自香港產生的入息,甚至是收取退休金,都須要按實際入息於課稅年度繳納薪俸稅。

  4. 個人報稅限期?

    當收到報稅表後,納稅人須於報稅表發出日期的 1 個月內須填妥報稅表並交回稅務局;如果納稅人以電子方式報稅,報稅限期將是報稅表發出日期的 2 個月內(可自動享有一個月交表寬限期)。

  5. 個人首次報稅?

    首次報稅的人士,由於稅務局會事先替你設立檔案,才有辦法處理報稅事宜,其報稅表並沒有固定發出日期。

    一般而言,僱主應在新僱員入職的 3 個月內,向稅務局提交(IR56E)表格、有關該僱員的須繳納薪俸稅通知,當稅務局收到以上文件後就會替納稅人建立檔案,並在5個月內將報稅表寄到納稅人手上,以便首次報稅。

    如果納稅人對於初次報稅有疑惑,除了可以向 Mexus 報稅服務公司查詢,亦可以參考稅務局的「個別人士報稅表指南」,協助填寫報稅表。

薪俸稅計算方法

報稅服務 / 企業報稅 2023

就 2022/23 的課稅年度計算,薪俸稅額以以下「累進稅率」、「標準稅率」兩個方法計算,取兩者較低的款額徵收:

1.)累進稅率計算法:「應課稅入息實額」X「累進稅率」

2.)標準稅率計算法:「入息淨額」X「標準稅率」

其中,

  • 「應課稅入息實額」(Net Chargeable Income) = 入息總額 (Total Income)– 扣除總額(Deductions)– 免稅額總額(Allowances)
  • 「入息淨額」(Net Income)= 入息總額(Total Income) – 扣除總額(Deductions)

香港薪俸稅報稅的「標準稅率」統一為 15%,而「累進稅率」則視乎「應課稅入息實額」而變化,如下所示:

  • $0 – $40,000 HKD:2%
  • $40,001 – $80,000 HKD:7%
  • $80,001 – $120,000 HKD:12%
  • $120,001 HKD 以上:17%

免稅額及扣稅項目(2022/23 課稅年度)

報稅服務 / 企業報稅 2023

填寫報稅表時,除了將入息金額填妥,亦要計算各種免稅額及扣稅項目,適用於以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方式報稅人士。

以下列出常見免稅額,納稅人只要滿足條件即可在報稅表上申索:

  • 基本免稅額($132,000)
  • 已婚人士免稅額($264,000)
  • 子女免稅額(每名)

(第1至9名子女 – $120,000)

(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稅年度,子女免稅額可獲額外增加 – $120,000)

  •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37,500)
  • 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 (每名)

(如年齡為55歲或以上但未滿60歲 – $25,000)

(如年齡為60歲或以上 – $50,000)

(未滿60歲但有資格根據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申索津貼 – $50,000)

  • 單親免稅額($132,000)
  • 傷殘受養人免稅額($75,000)、傷殘人士免稅額($75,000)

以下列出常見扣除項目,納稅人只要滿足條件即可在報稅表上申索:

  • 個人進修開支(扣稅上限$10,000)
  • 認可慈善捐款(扣稅上限為應評稅入息35%)
  • 強積金(MPF)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ORSO)供款(扣稅上限$18,000)
  • 自願醫保計劃(VHIS)(扣稅上限$8,000)
  • 合資格年金、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扣稅上限$60,000)
  • 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上限$10,000)

基本上,所有免稅額、扣稅項目都要自行申報,其中很多人誤以為強積金(MPF)強制性供款是由僱主填報,但實質不然,而且僱員如果不申報該項扣除項目,可能被視作放棄扣稅權利。

報稅計算機 2023

報稅服務 / 企業報稅 2023

為協助納稅人簡化報稅過程,稅務局製作的「報稅計算機(2022/23)」可以計算應繳薪俸税或個人入息課稅稅款。只要輸入婚姻狀況、總入息等資料,按下底部的「計算」按鈕,就可以列出納稅人估計應繳稅款。

「報稅計算機」的計算,按每個課稅年度可能有異,而且謹供參考,其準確性視乎納稅人的資料是否輸入正確,對於個別稅務情況,仍然建議向專業的報稅服務公司查詢。

報稅方法:網上報稅 VS 實體表格報稅

報稅方法可分為實體方式(填表報稅)與網上方式(稅務易 ETax 平台)。

依實體方式填妥報稅表,須在報稅表發出日期的 1 個月內填妥交至稅務局,因此郵件寄回報稅表時,務必要留意郵票是否足額,免得退回重寄,費神失事。

依網上報稅,可經港府設立的稅務管理系統「稅務易」(ETAX)平台網上報稅,方便環保。一般在稅務局的「稅務易」平台上開立個人帳戶只需2個工作天,開通帳戶後可享多項稅務服務,包括查看未清繳稅款,提交的報稅表與評稅等。

而且港府為鼓勵市民使用網上報稅,使用服務的納稅人將自動享有一個月交表寬限期,即可在報稅表發出日期的 2 個月內報稅。

網上報稅/設立「稅務易」帳戶教學

  • 先到訪 「稅務易」網頁;
  • 點選「申請通行密碼」,一般經郵遞會於 2 個工作天內收到啟動密碼;
  • 進入「稅務易」網站,選擇「開立稅務易帳戶」的連結;
  • 輸入「稅務編號」及「稅務易啟動密碼」(稅務編號可在「報稅表」或「評稅通知書」上找到);
  • 自訂個人的「稅務編號」及「通行密碼」;
  • 設立「密碼提示」;
  • 提供電郵地址及電話號碼等資料;
  • 選擇以電子方式收取通知書及文件即可開通。
  • 企業報稅/利得稅須知
  • 據《稅務條例》列明,任何在本港的經營活動包括行業、專業或業務,對象不論是公司法團、合夥業務、受託人或團體,只要是香港地域內產生或衍生的利潤(扣除開支後的凈收益),均須要向政府報稅及繳納利得稅。

另外,如果有人以「出售樓宇或物業」作為營利的計劃,這也會複視為一項業務經營,同樣要為利潤納稅。而為自己工作的自僱人士,同樣有責任要繳交利得稅。

至於利得稅報稅表,每年 4 月的第一個工作天起,稅務局將對香港的所有有限公司發出獨立報稅表,或需進行審計核數;

而無限公司(只進行商業登記, BR)的獨資企業,則於個人報稅表報稅即可。

企業報稅期限?

當企業收到稅務局發出的報稅表,須在該報稅表發出日起 1 個月內填妥並交回稅務局。該期限亦列明於報稅表的第 1 頁上。

企業首次報稅?

一般而言,首次報稅的企業,稅務局會在公司成立後 18 個月內,發出首份利得稅報稅表(BIR51)。如企業沒有收到報稅表,東主有責任通知稅務局發出報稅表。

相對次年或之後的報稅表,東主的首份報稅為 3 個月內遞交,值得留意的是,首份報稅表的報稅期限比非首次報稅多出 2 個月,故無法申請報稅延期。

面對首份報稅表,其檔案號碼將以以下形式展示:

「23/」+ 公司商業登記號碼前8位數字

(如:23/51130044)

首份報稅表,企業可以註明公司成立日期(在課稅年度內),而不一定要將這18個月的財務狀況逐一說明。

利得稅計算方法

在香港的「兩級制稅率」中,就 2021/22 的課稅年度計算,利得稅的計算方法如下:

所有法團業務:

  • 賺取利潤首200萬港元,利得稅應評稅利潤的稅率為8.25%;
  • 利潤超過200萬港元的部分,利得稅應評稅利潤稅率則為16.5%。

法團以外人士:

  • 賺取利潤首200萬港元,利得稅應評稅利潤的稅率為7.5%
  • 利潤超過200萬港元的部分,利得稅應評稅利潤稅率則為15%。

與薪俸稅類似,企業可以通過各種減稅和免稅額減少繳納之稅款。

企業報稅須知

企業「休眠」無營運需要報稅嗎?

按稅務局的定義,如果香港有限公司在該課稅年度中並無「重大會計交易」,即會計記錄中未有一筆交易(公司註冊處的年費、發行股票的款項不計在內),即可視之為「休眠」公司。

企業雖然「休眠」並無營運,惟仍然需要填寫利得稅報稅表,以屨行應有的稅務義務,只是在申報稅項時,可申請豁免核數過程,不須要提交經過審核的財務報表和稅收計算表。

企業「未開始營業」需要報稅嗎?

東主可能會預先設立有限公司,但未真正開始營業。同樣,企業仍然需要填寫報稅表,並向稅務局提供業務未開始營運的業務聲明,及申報該年度並沒無任何業務利潤,以及無須遞交審計報告。

企業「虧損」需要報稅嗎?

一旦企業/業務東主在上個課稅年度上出現虧損,企業不一定收到利得稅報稅表。不過報稅表可能在任何時候發出。

只要該年度企業具有「應評稅利潤」,即使沒有收到利得稅報稅表,企業仍有責任通知稅務局發出相關報稅表。

另外,虧損出現的課稅年度,東主可以考慮把本年度虧損結轉到下年度,以抵銷該業務在往後年度的利潤,同樣適用於經營多個行業的法團,詳細情況可以向專業報稅公司查詢。

入息超過 $2,000,000,需連同其他資料報稅

不論企業是獨資還是合夥,假如刻財政年度的企業入息超過 2 百萬,企業報稅時須將報稅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一併交回稅務局。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如有任何報稅(個人報稅、企業報稅、會計師報稅)的疑問或資料想查詢,我們歡迎閣下與我們的專業顧問聯絡,並在稍後為您提供免費的報價及諮詢服務。

#網上報稅 #報稅計算機 #報稅月份 #報稅易 #報稅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