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報稅必讀的常見問題與解答!薪俸稅初哥簡易指南(BIR60/eTAX)評稅通知書、暫繳稅與修訂評稅

首次報稅必讀的常見問題與解答!申報薪俸稅初哥的簡易指南

一般新手只知道「要交表」,但真正影響稅務體驗的,是三段式節奏:其一是報稅當下如何準備資料、選擇紙本 vs eTAX;其二是評稅通知書(稅單)出現後如何閱讀、核對與把握1 個月反對/修訂時窗;其三是如遇暫繳稅(Provisional Tax)或現金流壓力,如何在法定時限內申請暫緩(Holdover)。從「首次報稅」一路走到「評稅與繳稅」。亦可參考稅務局官方《BIR60 填表指南》

剛踏入社會工作的你除了要面對新環境與人際關係的挑戰,也可能需要支付薪俸稅。你可能會問:何時以及如何向香港税務局申報收入?還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呢?對於這項看似複雜的稅務制度,你可能會有更多疑問。為此,我們整理了一些你可能常遇到的薪俸稅問題,讓你能夠更清楚地了解這個申報薪俸税。

報稅基礎:課稅年度、是否一定要報、兩種計稅邏輯

課稅年度是何時?

香港課稅年度以每年 4 月 1 日至翌年 3 月 31 日為一個計稅單位;你在此期間所得的薪酬、花紅、津貼等,都計入該年度的薪俸稅。

是否一定要報?

通常每年都需要報稅,但如果你的薪俸收入沒有超過免稅額,就無需繳納薪俸稅或報稅。但是,如果你收到了税務局發出的報稅表,就必須在指定期限內報稅。此外,你可能需要繳納暫繳薪俸税。

只要收到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即使全年收入低於免稅額,亦必須如期交表,否則可能構成違反《稅務條例》的遲交或不交。官方「完成與提交 BIR60」專頁清楚載明:收表即須在時限內提交及簽署(已婚按情況亦需配偶簽署)。

兩種計稅邏輯

薪俸稅採用兩種計稅方式擇其低:其一為累進稅率應課稅入息實額(收入-扣除-免稅額);其二為標準稅率入息淨額(收入-扣除,不減免稅額)。

GovHK 與 IRD 的官方資料與計算器均以此原則試算,讀者可先在線試算作為報稅前的心理預期。

資料參考:個別人士報稅表 BIR60:填表指南(PDF)
資料參考:GovHK 稅款試算IRD 線上薪俸稅計算器,可先行比較累進 vs 標準稅率方案。

報稅方式與期限:紙本 vs eTAX(電子報稅通常有額外 1 個月)

紙本 BIR60 一般須在發出日起 1 個月內提交;若以 eTAX 電子報稅,多數年度官方均提供自動延長 1 個月的網上提交期限(以當年公告為準)。

eTAX 的優勢包括即時計算、錯誤提示、電子收據與ITP(Individual Tax Portal)集中管理稅務文件與訊息。對初次報稅者,提早開通 ITP 帳戶尤為重要(郵寄啟動碼需時)。

報稅表要自己申請嗎?

如果你需要繳納或可能需要繳納薪俸稅,税務局會寄送一份名為「報稅表 – 個別人士(BIR60)」的表格給你申報入息,請注意相關稅務規定和表格報稅的時間限制:

一般情況下,税務局會給予一個月的時間讓你填寫報税表。但是,如果你違反《税務條例》的相關規定,可能會面臨嚴重罰則和法律問題,以下為三項常見違例事情:

  • 不填交報税表;
  • 不依期填交報税表;
  • 填交不正確的報税表。

首次繳税人士需要向税務局提供什麼資料?

如果你是首次繳税人士,你可能需要向税務局提供以下資料:

  • 填妥的報税表(BIR60C表格);
  • 所有與你的薪俸有關的收據、發票、紅簿、薪俸表、付款記錄及其他文件;
  • 你的個人資料,例如姓名、地址、香港身分證號碼、聯絡電話、電郵地址等;
  • 你的銀行戶口資料,包括銀行名稱、戶口號碼、分行號碼等;
  • 你的婚姻狀況及養兒數目等家庭情況;

你可以透過郵寄、電子申報或親身前往税務局提交報税表和所需文件。

需要保存稅務紀錄嗎?

資料清單與:把扣減與免稅額「有據可查」

首次報稅前,建議以「證據鏈」思維整理資料:個人與婚姻狀況、僱傭收入(糧單/佣金/花紅)、扣稅憑證(慈善捐款≥HK$100、合資格進修、強積金、自願醫保等),再到銀行資料(退稅入賬用途)。

BIR60 指南詳列填報口徑與所需證明;良好做法是電子化歸檔往後如遇抽查或修訂評稅,即能即時提交。

同時,稅務局建議與行之有效的六年留底原則值得重申:與收入及扣減有關的單據應至少保存六年;否則一旦無憑證,已批扣減可能被撤回並補加評稅。

延伸閱讀:〈搞清楚 5 份僱主報稅表!員工報稅範本一覽(IR56 系列)〉
延伸閱讀:〈僱主報稅表 IR56B 與 BIR56A 電子申報教學:新版工具取代舊軟件〉

遲交、漏報、資料不實:風險、補救與罰則

逾期或不交會面臨罰款甚至檢控;資料不實或漏報收入則可能觸發《稅務條例》第 82A 條額外稅(Additional Tax),按情節可科出相當高額的罰金。

IRD 的 Penalty Policy 與公佈表格清單均有明確說明,讀者應理解「主動補救>被動查出」的重要性。

補救方向
若發現遺漏或錯報,應盡快經 eTAX 補交資料;已出稅單的,可於法定時限內走反對/修訂評稅流程(見下一節)。

延伸閱讀:〈如何就評稅結果提出反對,甚至再提出上訴?〉

收到「評稅通知書」之後:讀法、核對與 1 個月關鍵時窗

評稅通知書(俗稱稅單)是稅務局就該課稅年度作出的正式評稅決定。

讀者應先核對個人資料、年度、收入與扣減是否正確,特別留意是否同時徵收暫繳稅(Provisional Tax)

若對評稅結果有異議或需要修訂,必須在「發出日期起計 1 個月內」提出。可使用 IR831 表格(亦支援 e-Objection),並一併提供支持文件與計算。GovHK 的「Objections & Appeals」頁面和 IRD 的 IR831(PDF)均列出門檻、時限與所需資料。

暫繳稅與現金流管理:何時可申請「暫緩(Holdover)」?

香港薪俸稅多採「最後評稅+暫繳稅」模式。若預計翌年收入顯著下降、或符合《條例》列明的其他法定理由,可在限期內申請暫緩繳付暫稅(Holdover)

申請通常需於第一期暫稅到期前 28 天(或其他法定時限)提出,使用 IR1121 表格GovHK 專頁載有時限與理由清單,可作實務對照。妥善使用 Holdover,有助紓緩短期現金流壓力,同時不影響最終依法納稅。

把合規做成習慣:年曆化管理與數碼化留痕

以 5 月出表、6–7 月交表、10 月出單、翌年 1 月與 4 月繳稅作節點(視年度公告微調),建立個人稅務年曆;以 eTAX/ITP 集中接收電子通知與文件,把每年 BIR60、稅單、支付憑證、IR831IR1121 申請留存於同一資料夾或雲端庫,翌年複用。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如有任何報稅(個人報稅、企業報稅、會計師報稅)的疑問或資料想查詢,我們歡迎閣下與我們的專業顧問聯絡,並在稍後為您提供免費的報價及諮詢服務。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